人文

課程背景

小學人文科建基於常識科的內容,包括:

  • 強化小學階段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的學習,深化國民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及國家安全教育,堅定文化自信;
  • 加強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文明素養、行為習慣等,鼓勵他們於課堂內外積極實踐,以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 從小培育德才兼備、愛國愛港愛家的未來主人翁,為國育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貫徹國家加快實現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

課程宗旨

 

人文科課程旨在協助學生能夠︰

  • 身心健康成長,從小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成為充滿自信、理性和富責任
  • 感的公民;
  • 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及應履行的責任尊重法治和守法精神,認為社會和國家的共同福祉作出貢獻;
  • 認識國家的歷史、地理、中華文化及現代發展,培養國民身份認同和對國家的
  • 歸屬感,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
  • 關注本地、國家及世界發展及彼此的連繫;
  • 通過可持續發展教育,關心及愛護環境,實踐綠色生活。

課程理念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的核心是促進人文素養。具備人文素養的學生,會尊重每一個人的價值,珍視自己,關心他人的福祉,從而建立一個關愛和共融的社會。我們期望學生能欣賞和傳承歷史與文化,欣賞美善,並關愛環境及熱愛大自然,推動可持續發展,共創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這與國家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相呼應。小學人文科課程的理念如下:

 

  • 立德樹人

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建立文化自信,成為具識見及負責任的人,為家庭、社區、國家及世界的福祉作出貢獻。

  • 探究學習

協助學生從多角度探究事物,主動建構知識,促進自主學習。

  • 連繫生活

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和主題中,應用知識和共通能力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發展成為積極的學習者。

 

課程重整和增潤內容

  • 加強國民教育:增潤中華文化、國家歷史、國家地理及國家發展元素,從小培養學生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 持續推動價值觀教育:於每個年級的學習主題融入相關的價值觀和態度,並優化/增潤性教育、理財教育等相關內容
  •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課程內容着重不同年級之間的銜接,配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能力、興趣和需要。

學習範疇:

小學人文科沿用過往小學常識科課程中有關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

域的絕大部分範疇及其核心元素以編訂和組織課程。課程涵蓋六個學習範疇:

範 疇一「健康與生活」

範 疇二「環境與生活」

範 疇三「理財與經濟」

範 疇四「社會與公民」

範 疇五「國家與我」

範 疇六「世界與我」

學生通過上述六個範疇的學習,建構知識,並在學習過程中應用所學及發展技能,從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促進個人及人際關係的發展,為日後學習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內各科目建立穩固的基礎,最終成為有自信、具識見及負責任的人,為家庭、社區、國家及世界的福祉作出貢獻 。

 

小學人文科學習範疇